來源:農民日報 時間:2021-07-27 16:09:56 作者:劉久鋒
當今時代,大數據已成為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強大引擎。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近年來,貴州省貴陽貴安把推進大數據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路徑,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繪就了一幅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精準幫扶,高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如今,大數據是貴陽貴安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路徑。在之前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大數據成為貴陽貴安戰貧斗困、贏得全面勝利的“利器”。
“業務信息化,精細管理;數據可視化,高效監管;幫扶社會化,合力攻堅;留痕便捷化,精準考核……按照‘六個精準’要求,針對幫扶對象、精準措施、項目資金、幫扶干部和脫貧成效等業務建設對應的信息化系統,通過互聯網、微信平臺以及貴陽扶貧App,實現對扶貧開發工作全流程的數據化管理?!辟F陽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代中堯介紹,貴陽貴安不斷推進大數據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應用,用數據流驅動大扶貧戰略行動,切實回答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提升脫貧成效。
“十三五”時期,貴陽貴安17039戶50186人全部脫貧,全面完成12090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助推省內13個貧困縣51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為全省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貢獻了力量。
“平臺管理員對各項數據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和管理,可以隨時掌握搬遷工作的最新進程,精準把握搬遷工作中的難點,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提升工作的效率與效果?!毙尬目h龍場街道龍潭居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貴陽貴安繼續用好用活大數據,堅定不移把大數據與大扶貧結合起來向縱深推進,構筑起精準風險排查的“監測網”。
貴陽貴安打造了“大數據+行業扶貧+專項扶貧+社會救助+‘防貧?!苯M合防貧模式,構建“近貧臨貧預警、致貧返貧即扶、脫貧持續鞏固”的幫扶機制,多管齊下筑牢多道“防貧堤壩”,高質量打好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戰役”。
修文縣龍場街道龍潭小區是貴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有1450名搬遷居民入住。在修文縣易地扶貧搬遷智慧服務平臺的大數據分析中心,通過數據匯總與分析,累計完成搬遷情況、就業就學、社會保障情況等一目了然。
數字賦能,農業生產管理更“智慧”
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大智慧。在信息化時代,大智慧往往源于大數據。從2013年率先發展大數據以來,貴陽貴安便讓大數據為農業賦能,驅動農業生產向智慧型轉變。
馬鈴薯是貴州種植面積最大的糧經作物,常年播種面積超1000萬畝,居全國第二位。為解決馬鈴薯晚疫病的監測預警難題,貴陽于2014年開發出馬鈴薯晚疫病預警及信息發布系統,并不斷更新迭代,成為預防馬鈴薯晚疫病的“良方”。
“馬鈴薯晚疫病可造成減產20%至50%甚至絕收,可在馬鈴薯生長各個時期出現,從發病到大流行的時間很短,等察覺到癥狀時已經晚了,所以預警特別重要?!辟F陽市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相關負責人說,該系統能實時監測種植區的溫度、濕度等數據,預警馬鈴薯晚疫病中心病株的出現時間、發生趨勢等,精準提示最佳預防時間和最佳治療時間,有效提升防治效果。
目前,該系統已在貴州馬鈴薯主產區推廣,年均指導應用近300萬畝,對中心病株預測的準確率達97.90%、發生趨勢預測準確率接近100%,每年挽回病害損失近億元。
大數據不僅是貴陽貴安落實“藏糧于技”、確保增產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重要引擎。
“大數據很‘聰明’,讓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施肥、提前預判進行病蟲害防控等,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辟F州省開陽南貢河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景平說,他在茶園安裝了遠程監控系統,通過視頻監測、數據采集分析等讓茶園管理既精準又輕松,茶葉的產量每年都穩步提升10%左右。
不止于此,貴陽貴安還將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獼猴桃的生產銷售;建成貴陽市果蔬生產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建成貴農智慧農批云平臺,通過簡化流程、安全溯源、數據分析、電子化交易等方法,提升貴農物流園管理水平、保障市民“菜籃子”安全……
從種植到管理,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如今,大數據已融入到貴陽貴安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各方面,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融合發展,用好大數據,助力鄉村振興
在青山綠水間,住現代化民宿,找回濃濃鄉愁,享受慢生活……坐落在開陽縣南江布依族苗族鄉龍廣村的旅游民宿“水東鄉舍”,吸引了眾多游客。
只需用手指點開“村村”數字鄉村運營平臺,便能獲得“水東鄉舍”吃住游購等方面的信息,享受定制服務。這得益于大數據與鄉村振興的全面融合。
依托龍廣村生態環境及旅游資源,貴州水東鄉舍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打造了“村村”數字鄉村運營平臺,以“三變”改革為指導,按照“三改一留”模式(閑置房改經營房、自留地改體驗地、老百姓改服務員、保青山留鄉愁),規?;P活農村資源,為市民、游客提供定制服務,深度挖掘農村資源價值,為農戶提供農家樂發展等信息。
當游客們在“水東鄉舍”流連忘返、找尋鄉愁的同時,位于貴安新區高峰鎮狗場村的貴陽貴安融合發展城鄉一體化示范建設項目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內,不少游客正漫步在花木之間,在高效蔬果種植采摘等智能溫室里采摘果蔬。
“我們一直按照‘大數據、大農業、大扶貧、大健康、大養老、大旅游、大教育’的發展理念進行打造,已建成集生態果蔬立體種植技術運用和展示、大數據農業扶貧、產業園旅游觀光、學生營養餐配送、康體養生等于一體的智慧農業旅游示范基地,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來游玩采摘?!辟F澳農旅產業示范園負責人鄭冊好說。
在做好自身發展的同時,園區還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通過“創服機構+基地+村委會+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貴安場邊村、狗場村等十余個村發展起蔬菜產業,并利用大數據精準指導蔬菜種植、銷售,讓鄉村產業更興旺。
改變發展思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方式,推進鄉村治理……如今的貴陽貴安,大數據已與三農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而這只是貴陽貴安用好大數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開始。
責任編輯:藺弦弦